查看原文
其他

【瑞象·活动】徐星说《五加五》——“现实问题”纪录片系列第六场

2015-09-06 瑞象馆



时间:9月13日(周日)16:30—18:30

地点:象铺(上海市花园路128号五街区A座102室)

主讲:徐星

语言:中文

策划人:徐杰

主办:瑞象馆、上午艺术空间、OCAT上海馆

特别感谢:复旦大学复新传媒·纪录工坊

本活动免费




影片展映


五加五

年份:2011年

导演: 徐星、老安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Five Plus Five


凌晨3点半,老金被叫了起来,去机场接机,一个夜里的航班。


老金睡意朦胧,到了机场还得等一会儿,他没事可干,开始琢磨起他车里签名,现在车里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签了,他想了想用力擦掉几个名字,炭素笔写上去签名不太容易被擦掉老金颇费了些力气。


飞机落场了,画家××带着妻子出来了,坐上了老金的车,他们很熟悉,老金告诉画家前几天宋庄发生的一些大事,例如谁被老婆打了,谁卖了几张画,谁回来了,谁走了,哪个国家的收藏家来宋庄了。漫无目地的聊天让画家觉得有点累,他打起瞌睡,天慢慢的亮了,机场高速路上的车也渐渐多了起来,老金打开收音机,开始收听当天的北京新闻。


把画家送到住地,老金回到自己的家,他老婆做好了饭,老金吃了几口,和衣上床躺着睡着了。


十一点,电话响了,老金送一个画家的夫人去车站,老金上面写满了签名的灰颜色的夏利车在北京的车流里显得有点怪诞,不时的有别的司机打量这个大字写着“为艺术家服务”的破车。回宋庄的路上,老金接到电话,问老金把夫人送上车没有,听到老金肯定的答复以后,告诉老金去一个别的地方把另外一个女人接回来……老金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几个短途的接送,路上老金跟乘车的画家们聊聊“波罗克”“米罗”“抽象派”“印象派”……





导演阐述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个畸形的国度,这种畸形体现在多重的社会生活当中,这个畸形往往以一种极致的方式体现出来——那就是什么东西太多,什么东西太少,什么东西太高什么东西太低,用发展的代价来解释这种畸形也算说得过去。《老金》这部纪录片以黑车司机老金的视角为线索,用老金每天的活动调动起老金所熟悉的艺术家们,从他的角度,从老金和各类艺术家们对艺术对生活的认知差距上,折射荒诞,扭曲,滑稽的现实,观众会从一个小小的宋庄看到21世纪的中国。 这部纪录片通过老金通过宋庄揭示这个充满物欲,而又鲜活无比的时代在艺术圈中演绎的一出戏,它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这部纪录片充满独特的魅力。




徐星


1956年3月20日出生于北京,先后在《华人世界》、鲁迅文学院做编辑,1986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鲁迅文学院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

1981年开始写作。

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7 )。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城市的故事》(《中国文学》1986.4 )。

1986年发表部分短篇小说《殉道者》、《无为在歧路》等(《人民文学》 1986.12 及其他刊物)。

1986年与山东电视台联合执导电视剧《他们的地平线》,并饰演了片中的角色。该片获当年度的“民族团结奖”。

1988年发表中篇小说《饥饿的老鼠》,短篇小说《帮忙》等(《收获》1986.1 及其他刊物)。

1989年发表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第一部,短篇小说《爱情故事》等(《中外文学》1989.2,《上海文学》 1989.7等)。

1989年小说集《无主题变奏》出版(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0年获得国际笔会瑞典分会图霍尔斯基(KULT TUCHOLSKY)文学奖。

1992年发表短篇小说《我是怎样发疯的》(《今天》1992. 1)。

1992年发表短篇小说《失去了歌声的城市》(《今天》1992. 3)。

1992年发表剧本《国王和马的故事》(《今天》1992. 4)。

1992年发表剧本《一出戏是怎样完成的……》(《今天》1992. 5)。

1992年小说集《Le crabe àlunettes》法语版出版(1992巴黎Julliard出版社)。同年意大利THEORJA出版社出版意大利文版。1994年从联邦德国返回中国。至1996年继续文学写作,完成部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在中国大陆尚未出版。部分作品被台湾、香港转载(《中国大陆现代小说选》辑1、辑2,1986,中国台北,圆神出版社等),部分作品被译成日语 (《现代文学》1989,东京, 苍苍出版社),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语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出版社,1996)。

1991—1996年完成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

1997年出版英文版小说集《Variations Without a Themeand Other Stories by XuXing》(美国Wild Peony 出版集团)。

2002年独立制片完成制作纪录片《崖畔上画下你眉眼》DV。

2003年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在法国出版(《Et tout ce qui reste est pour toi》)(Editions de l’Olivier出版社)。

2003年获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4年小说集《无主题变奏》在法国出第三版(《Variations sans thème》)(Editions de l’Olivier出版社)。

2004年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在德国出版(《Was bleibt,ist fuer dich》)。同名长篇小说年内将出版意大利语版和西班牙语版。


关于“现实问题”




上海青年批评家徐杰(老徐)受邀为瑞象馆策划并组织了“现实问题——纪实影像研究系列活动”。从2015年4月至12月期间,徐杰将邀请雍和、辛冈、戴建勇、李政德、谭伟山、高子鹏、林鑫、黎小峰、张战庆、郭熙志等6位中国当代纪实类摄影师和15位纪录片导演,在瑞象馆—象铺空间介绍他们最新的工作和作品;同时每一场活动还将有来自于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艺批评等不同领域的学者与这些影像工作者展开对话,提供关于这些影像作品的各种解读的可能性。


什么是现实问题?


文/ 徐杰


什么是现实问题?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才是归根到底的现实问题,但它总是容易被忽视与歪曲。而人的问题只有放入历史的维度,才有了深入探讨的可能。


无论是静态的摄影,还是动态的视频;它们将某种一去不复返的真实变成了一种永久、可传播的影像。在人类历史中,影像无疑在文字之后成为另一个重要媒体与文献载体。而所谓纪实影像无疑是在强调影像对于真实性的态度。怎么才能用影像记录更多的真实呢?则取决于影像制作者,这个人!制作的过程也成为探究真实的必须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制作者在创造某种真实。


所有的影像制作都在作一种选择与取舍,并受到时代的局限,如同历史的写作与真理的陈述一样。而这种选择与取舍定然带有了个人的主观意愿,而这个主观意愿却试图去保证记录的某种客观性,看似是一种矛盾,也成了纪实影像受到诟病的原因;但应该乐观地认识到矛盾正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因,既然纪实影像还存在,即表明还有一部分人在用这种媒介努力地向真实趋近。也会有善辨者会言,大街上的广告、手机里的自拍照才是真正的真实!对!但这只是一个容易得到的切面的真实,但还有多的切面在它处;但却可能帮助真正的完整人性。


“现实问题”是关于2005—2015年间中国纪实摄影与民间纪录片的系列活动与展览。


2005—2015年这是我们的历史,因为我们是此刻历史的主体;而我们也成了历史中的我们,它正在一如既往地规训着我们;而此间的中国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动人心旌。2005—2015年间数字影像的飞速发展又给予纪实影像更多的可能。所以整个系列活动试图给予这一时期的中国纪实影像更多的探讨与梳理,同时,活动并将邀请众多社会科学的学者一同参与,让我们把目光更多的聚焦于“现实问题”。最终,希望整个一年的活动能够成为一面面的棱镜,让我们更多的看到别处,从而确定自己的方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